psc.102@uni-psg.com 歡迎光臨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Zinio,期待與您分享佳作!
革命性的閱讀體驗。
盡享數位體驗: www.zinio.com
iRobot大師 改賣「人型」工業機器人
他最新款作品,這次要攻占全球九成工廠
當別人忙著研發「倒水、發傳單」等服務型機器人,
首開家用機器人先河的布魯克斯,卻轉向工業市場。
有「機器人大師」之稱的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十三年前,發明iRobot掃地機器人,攻占你我的客廳。七月二十七日,他帶著工業機器人來台設辦公室,這次瞄準的是亞洲工廠。
頂著一頭白髮,操著一口澳洲口音,布魯克斯目前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學教授,不像一般發明家都關在實驗室裡,《時代》(Time)雜誌形容他「能言善道」。前年Google一口氣收購八間機器人公司,問他如何迎戰,他繞過問題,開玩笑說:「我在Google工作的學生怎麼沒告訴我!」
iRobot的掃地機器人在全球囊括五成市占率,首開家用機器人先河,後進者如戴森、Google和三星等大廠,相繼投入研發。
特別的是,當全球業者忙著研發倒水、發傳單等服務型機器人,布魯克斯卻將目光投向工業用機器人。
「機器人可以跟人並肩工作,」他指著眼前這位名叫巴斯特(Baxter)的紅色機器人,一雙濃眉大眼,配上七種表情的方形臉,不像工廠裡常見的機械手臂硬邦邦,他口中這位「好同事」,多了一點人味。目前在奇異等工廠裡,都可見其蹤影。
趨勢一:有視覺感測力
能辨識人的移動,更安全
本刊在他台灣辦公室落成前夕,專訪布魯克斯,他指出了未來趨勢第一手觀察。以下是採訪精華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巴斯特和一般工業機器人有什麼不同?
布魯克斯答(以下簡稱答):一般工業機器人透過程式設計,只能聽指令,做重複的動作,但這並不安全,因為在一般環境裡,一旦有人或物體移動,它便無法辨識。
巴斯特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有視覺感測能力,它可以感知一件物品如何移動,並更正自己的行為,這使它比一般工業機器人更安全,可以和人在同一空間工作。
問:機器人工作效率真的比人工好?成本不會很高嗎?
答:以操作金屬切割器為例,人需要三十秒完成,但機器人需要三十二秒,表面上看來,機器人效率並沒有比較好;但別忘了,機器人不用休息,它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機器人幫企業省下勞工薪資,一般需要四個月到兩年,省下的錢,才能打平機器人的購入成本。
若與一般工業機器人比較,安裝系統要九個月,但巴斯特,一開箱就能開始工作,上個月(六月),巴斯特還創下十分鐘就安裝好的紀錄。
問:不少調查都說,未來服務機器人市場大於工業機器人,你做掃地機器人起家,為何反其道而行?
答:目前全球只有一○%工廠導入機器人,另外還有九成市場未開發,這都是我們的目標。尤其是中國,先前iRobot到中國設廠,我到中國招聘員工才發現,中國廉價勞工時代已結束,如今他們有很大的工業機器人需求。中國市場估計,光是協作機器人,明年就有二千五百台的市場。
問:未來五到十年,機器人會有哪些革命性創新?
趨勢二:有3D視覺
將是未來五年發展關鍵
答:3D視覺的機器人。受惠於遊戲產業和學校,大量使用3D感測器,不僅讓該技術逐漸成熟,價格也因大量生產而變得便宜,可望應用在服務或工業機器人上,機器人可於某一定點,透過視覺掃描到任一目標。
另外是合作型機器人。原因很簡單,第一輛汽車出現,經過一百年才能獨立運作(指無人車),而在我看來,機器人如果要獨立運作,至少還要等五十年。因此,發展能與人一起工作的機器人,是未來五十年很重要的事。
問:創新要哪些關鍵元素?
答:首先是軟體。以蘋果為例,iPhone上的軟體(App),賦予這支手機不同功能,機器人也一樣,藉由軟體改善效能和系統。我們一直希望建立一個開放平台,讓每個人可以開發新的軟體。
另外一個是感測器。目前機器人還無法像人一樣,感知周遭環境,因此3D感測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它將會是機器人接下來五年的發展關鍵。
台廠兩大先天優勢:
晶片、觸控螢幕零組件
問:台灣廠商有什麼機會?
答:台灣在晶片和感測器上,有其先天優勢,巴斯特一些零組件如觸控螢幕,就來自台灣。此外,台灣有很多科技人才,整體環境氛圍,對於發展機器人相當有利。
問:大家都很怕機器人會取代人的工作,這一天真的快到了嗎?
答:過去以人工完成的某些工作,確實會被機器人取代。但回顧科技歷史,十八到十九世紀時,當時就有人擔心,農夫會被機器取代,時間過去了,過去美國農業有七○%工作由人力完成,如今只剩不到一%,我相信不會有人想回到過去,機器人也一樣,這是科技造就的成果。
從我的 iPad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