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Zinio Reader: 印度法EPI 攤販之子莫迪擊敗萬年執政黨拚經濟 印度新總理能再創「金磚」奇蹟?


psc.102@uni-psg.com 歡迎光臨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Zinio,期待與您分享佳作!

革命性的閱讀體驗。
盡享數位體驗: www.zinio.com

攤販之子莫迪擊敗萬年執政黨拚經濟 印度新總理能再創「金磚」奇蹟?



攤販之子莫迪擊敗萬年執政黨拚經濟

印度新總理能再創「金磚」奇蹟?

印度國會大選變天,六十三歲的莫迪終結了統治超過六十年的尼赫魯—甘地王朝。焦躁的印度選民所以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選擇,透露了印度經濟正處在下滑、甚至崩潰的邊緣。幾年前還閃耀金磚四國的光環,早已疲態畢露。

你要怎麼扭轉一個有十二億人口、失業率將近一○%、每年還新增一二○○萬年輕人湧上街頭找工作的國家?

堪稱是全世界選民數量最大的印度國會大選,在五月十五日完成歷史性任務,總數八億一千萬名選民, 以一九八四年以來最熱烈的壓倒性票數,將扭轉印度經濟的歷史性任務,交付給了新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從社會底層 翻身政治領袖

六十三歲莫迪領導的人民黨〈BJP〉在五四三席國會中,囊括超過半數的二八二席,加上結盟政黨的總席次更達到三三七席,取得國會將近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更終結了統治超過六十年的「尼赫魯—甘地王朝」。

「尼赫魯—甘地王朝」可以追溯到一八六一年出生的莫迪拉尼赫魯,他領導印度獨立運動,創設國大黨〈IndianNational Congress〉,兒子〈第二代〉在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後擔任第一任總理,孫女〈第三代〉英迪拉尼赫魯後來也成為第一位女總理,因為嫁給記者出身的佛羅斯甘地,此後家族就冠上甘地的姓,成為尼赫魯—甘地家族。不過,這個政治家族與聖雄甘地雖然往來密切,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一九八四年英迪拉遭到錫克族人暗殺,印度人民情緒沸騰,第四代的拉吉夫甘地接替母親出任印度總理,並且在幾個月後的大選,以超過六四%的投票率、勝選四一一席(總數為五四二席) 狂掃國會,再度確認國大黨作為永遠執政黨的地位。

拉吉夫後來又被暗殺身亡,他的太太索妮亞從一九九八年起擔任國大黨主席,四十三歲的兒子〈第五代〉拉胡甘地實質領導國大黨。過去十年,索妮亞、拉胡甘地母子,與總理辛哈聯手拉抬印度經濟,讓印度晉身金磚四國,一度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經濟體。

但是,印度選民在這次選舉中,卻以「選票革命」對現狀表達了高度不滿,推翻了尼赫魯—甘地王朝。號稱永遠執政的國大黨遭到崩盤的厄運,透露了印度選民焦躁、急於改變的不安。而獲得壓倒性勝利的莫迪,正是尼赫魯—甘地家族的反面象徵。

今年六十三歲的莫迪出生在貧苦的印度西北部谷吉拉特省,父親是路邊賣茶水的小攤販,他年輕時曾經放棄一切,隻身前往喜瑪拉雅山的寺廟修行,後來參加半軍事化的「民族志工組織」〈RSS〉,是宗教色彩強烈、具有高度戰鬥力的印度民族主義者。

對外資友善 打經濟牌奏效

莫迪在十八歲時逃婚,從此終身未娶。莫迪以苦行僧的形態,嚴謹奉行印度教戒律,從社會的最底層一路戰鬥成為政治領袖,與代表「富裕、繼承、財團、老舊利益團體」的國大黨,成為最鮮明的對比。

但是光憑這些,莫迪無法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他最厲害的武器,是吸引外資、創造就業、成功發展經濟的顯赫政績。

年擔任谷吉拉特省省長,開放民間投資、爭取外資、並且強力投資電力、交通等基礎建設,省內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率有長達十一年都居全印度之冠,平均國民所得在任內成長四倍到一五二四美元,遠超過全印度的一○三六美元平均值。《經濟學人》雜誌形容莫迪治理的谷吉拉特省「是印度的廣東省,印度面向世界經濟的龍頭」。

谷吉拉特省的主體是三面臨海的半島,位在印度西部、北面緊鄰巴基斯坦,面積大約是台灣的五倍, 人口六千萬人,莫迪喊出「印度唯一對投資友善的省分」〈Only InvestorFriendly State in India〉口號,從○三年開始召開「活力谷吉拉特投資峰會」作為招商的窗口, 吸引了石化、化工、紡織、汽車等大型製造業。在省政府網站中,驕傲地宣稱擁有「全印度五○%的化工產值、三○%的石化、四二%的製藥、一二%的紡織業出口、全球第三大丹寧布生產基地」,莫迪也爭取到汽車大廠塔塔,設廠生產全世界最低廉的大眾車Nano。

不只是製造業投資,莫迪也在谷吉拉特省成功建設了完整的供電網路,是「印度唯一全省可以二十四小時供電」的省分,全省一萬多個村落全都享有充裕的電力,還可以輸出給鄰省。這在連首都德里都時常大停電的印度,是絕無僅有的成就。

在競選期間,莫迪狂打經濟牌,他宣稱要在印度全國「建立高速鐵路網」,並且藉此「創造一百座新都市」;他說要治理恆河, 把汙濁的河水變清澈;他要全力推動各種鼓勵投資的自由經濟法案、解除人民購買土地的禁令、放寬勞動相關法令、還要修改不合時宜的稅制。當然,這些經濟自由化的政策,都將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為總數超過八億人的三十五歲以下年輕人帶來希望。

今年二月,一本名為《莫迪經濟學》(ModiNomics) 的新書發表,描繪莫迪領導下的印度經濟改革面貌,將莫迪的地位,拉升到與柴契爾夫人改造英國、日本安倍首相的三支箭同等的地位。

一九八○年代的柴契爾夫人,以強勢手段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將僵化的英國經濟架構全面自由化;一年半前的安倍首相,用匯率、財政與貨幣三支箭,重新刺激了行將就木的日本經濟。揮舞熱烈招商大旗的莫迪,是否就此將印度帶上自由化、國際化的坦途?

至少到目前,莫迪的經濟發展故事,成功地讓大多數人都埋單了。特別是印度十大首富、以及進出股市的外資機構。

當年發布金磚四國,準確預估了中國、印度等國十年經濟飛速發展的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第一個跳出來支持莫迪。高盛雖然在去年正式宣告金磚四國黃金時代的結束,卻也為莫迪發出了「修改我們的預測」(Modi-fying our view) 報告,全篇只有一個強烈的訊息:「為莫迪背書!」高盛認為莫迪將會推動印度經濟自由化,歡迎外國投資,大量增加製造業工作機會,而且受到生性狡猾的財團老闆的擁戴。

外資大鱷 印度首富都支持

說起印度那些生性狡猾的財團老闆,除了塔塔汽車大張旗鼓在谷吉拉特設廠生產Nano 汽車,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更是旗幟鮮明地支持莫迪。安巴尼的Reliance 集團在谷吉拉特省投資了兩座大型的煉油廠,是莫迪經濟發展政策的最大支持者。

還沒等到莫迪上任,安巴尼已經賺得荷包滿滿了,光是莫迪宣布勝選當天,安巴尼的公司股票大漲,他個人當天的財富就暴增新台幣三百億元,若從去年九月十三日莫迪正式宣布競選總理起算,安巴尼的身價已增長近新台幣兩千億元。

不過, 比起總部就在谷吉拉特的阿丹尼集團(Adani Enterprise),安巴尼賺得還不算太多,阿丹尼擁有谷吉拉特最大的港口,以及當地的礦產、運輸業等,從去年九月十三日至今,股價暴漲了二九三%,五十一歲的老闆阿丹尼的身價,從新台幣五百多億元暴增到二三○○億元,短短半年內暴增四倍!

印度十大首富〈大多數支持莫迪〉堪稱是莫迪經濟學「率先富起來」的最大受益者。根據彭博資訊統計,扣除勝選日當天股價暴漲,印度十大首富的身價從年初至今,已經暴增了將近新台幣四千億元。

當然,高盛證券發布報告熱烈支持莫迪,也從他的競選中獲利豐碩。以高盛為代表的外資不斷熱炒印度股票,Sensex 股價指數從去年八月的低點一七四四八點起漲,一路以三十度的仰角上攻,到了莫迪勝選當天以二四一二一點收盤,波段漲幅高達三八%。勝選當天更一度創下指數單日上漲超過六%的瘋狂行情,最後以上漲近一%收盤。外資基金今年在印度大獲全勝,賺得滿缽滿盆。

莫迪勝選後,立即前往恆河畔的聖城瓦拉那西禱告祭神,印度教徒深信在瓦拉那西的恆河沐浴, 就可洗滌汙濁的靈魂,上萬名支持者撒滿花瓣為他祝福,莫迪告訴滿場的印度教徒,他「要完成神交給他的神聖任務」,因為「二十一世紀是屬於印度的世紀!」趕走了老舊腐化的國大黨,股票市場大漲,全球媒體正面報導,印度似乎就要迎接一個全新未來。

的確,上帝確實交給莫迪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神聖任務。焦躁的印度選民所以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選擇,透露了印度經濟正處在下滑、甚至崩潰的邊緣。幾年前還閃耀金磚四國的光環,早已疲態畢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印度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下滑至四.六%,通貨膨脹則暴增至一○.五%,外國直接投資急遽縮水,政府赤字則居高不下。

印度盧比匯率在去年年中暴跌,淪為最新金融風暴的頭號候選國,還好請回了芝加哥大學與IMF出身的知名學者拉詹回國緊急救火,出任印度央行總裁才止住危機。

執政的國大黨長年來中間偏左的路線,使得印度的經濟結構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僵化框架下,公司所得稅率高達三四%,個人所得稅率也名列亞洲最高稅率之一,政府長年將預算投入在各種補貼、購買軍備,稅收卻持續短收,勉強靠著出賣4G電信執照、以及提高股息課稅來填補,近年每年的預算赤字都高達GDP的五%,以盧比計價的政府公債,十年期利率高達八.八%,遠超過歐債危機爆發前的歐豬五國的水準。

選民要工作 不要通貨膨脹

外資撤離印度的警訊令人怵目驚心,過去幾年印度原本累積了五千五百萬個製造業的工作,卻在短短兩年內減少了五百萬個。即使莫迪的大本營谷吉拉特省,也照樣陷入外資退出、失業率上揚、通貨膨脹大增的危機。

實際上,印度跟巴西、俄羅斯、中國同樣陷入衰退危機,差別只在印度原本就不仰賴巨額的石油外匯,也沒有中國式的房地產泡沫;此外,印度跟埃及、利比亞,甚至烏克蘭又有許多類似的病灶,差別只在印度有深厚的民主傳統,印度未走上暴力動亂,而是用選票推翻拉胡甘地的萬年執政黨。

帶著選票走入印度總理府的莫迪,身上背負了十二億人的未來,其中有八億多人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 未來十年,每年都新增一二○○萬名年滿十八歲的青年上街找工作,光是官方的統計,今天的印度有將近一億失業或低度就業人口,莫迪要去哪裡創造那麼多的工作,來平息年輕選民焦躁不安的心?這真是全世界唯一、最辛苦的工作。

新加坡大學教授納拉揚說得非常明確:「印度選民的訊息很強烈,他們要工作、他們不要通貨膨脹、他們不要貪汙腐敗,這就是莫迪的任務。」莫迪能不能將他六千萬人口的谷吉拉特模式,放大到印度十二億人口的版圖上,股票賺到大錢的印度首富們與高盛證券等外資,會不會真心跟著莫迪推動長期改革?種種挑戰,才剛開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從我的 iPad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