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c.102@uni-psg.com 歡迎光臨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Zinio,期待與您分享佳作!
革命性的閱讀體驗。
盡享數位體驗: www.zinio.com
獨家專訪地球上「最危險」經營者 馬斯克
窮的經驗讓我不怕承擔風險
馬斯克是電影《鋼鐵人》角色設定的靈感由來,在這次《日經Business》獨家專訪中,他談跟鴻海的關係:的確打算與富士康擴大合作;他談心中的賈伯斯:他是偉人,但我比他更像是工程師;他談未來電動車:五年後,特斯拉每台車都有自動駕駛;他談到自己創業背後最大的秘密:貧窮,帶來奮鬥動機。
足以決定下一代全球環保車霸主的交易,正在檯面下進行。汽車銷量全球第一的豐田汽車(Toyota),已準備在今年內和美國特斯拉(Tesla)進行新一波的合作,目標是溫室氣體的排放權利。
走在世界潮流的前方,美國加州等地已開始規定各車廠有販售環保車的義務。就算是豐田的油電混合車,仍無法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二○一七年,豐田將被排除在環保車的範疇之外。唯有向販售電動車的特斯拉購買配額,才能夠達成規定目標。今年三月,能讓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專程到加州一見的,只有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一人。
馬斯克,如今最危險的經營者。沉穩的語調、靦腆的表情背後,正在一舉破壞產業結構。
他同時提出的四大夢想,個個大膽無畏:「所有的車以電動車取代」、「打造最廉價的太空旅行」、「將太陽能成為能源的主角」、「在城市間打造比噴射機還快的鐵路連結」。無論是汽車、太空、能源、鐵路,牽涉產業的規模龐大,是唯有世界級企業才能完成的霸業。
馬斯克若能達成這些目標,不只是破壞既有的業界秩序,影響程度更足以稱為「工業革命」。現在備受世人矚目的馬斯克,不單是臚列出目標,更有顛覆常識、說到做到的執行力。常被業界評為「瘋狂」的馬斯克,是因什麼動機不斷改革?特斯拉的未來又會如何發展?以下是《日經Business》的專訪精選:
《日經Business》問(以下簡稱問):你以獨創技術,挑戰傳統由大企業掌控的汽車、太空火箭等市場,是否一直有從根本顛覆產業的強大意圖?
伊隆.馬斯克答(以下簡稱答):「Model S」電動車(EV,Electric Vehicle)的目標,就是要成為革命性的產品。我們要徹底改變目前一般人對電動車速度慢、外型不帥氣、開不遠、性能不好的印象。我們要顛覆這種現有常識,讓大家知道電動車是全球最好的汽車。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竭盡全力,終於打造出兼顧操控性、美觀、連續長距離行駛、高速充電、使用先進資訊科技的全球最佳汽車。
問: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是現今的主流,當然油電混合車也逐漸普及中。未來電動車可能凌駕這兩種汽車,成為汽車界的主流嗎?
談未來車市:
明年特斯拉出貨量將成長一倍
答:目前全球一年大約生產一億台的汽車。電動車市占率要達到五成,大概還要很久。即使如此,我還是相信在未來十五年內,電動車一定可以衝到五千萬台。
今年特斯拉汽車的出貨量為三萬五千台,明年預估可達六至七萬台。在全球新車市場中占比仍然很小。
但特斯拉仍試圖為汽車產業帶來衝擊。我們要讓各大車廠正視到「消費者喜歡電動車」的現實。我們要成為各大車廠投入電動車產銷的背後推手。
要讓全世界擁有可永續長存的運輸手段,就必須說服各大車廠轉換跑道至電動車。只要消費者買越多特斯拉汽車,各大車廠也會跟進向電動車邁進。
問:以量產技術取勝的大車廠一旦投入電動車生產,就會稀釋特斯拉汽車的存在意義,競爭時也可能會落入不利的局面?
答:這點我倒不太擔心。我們公司的汽車市占率非常小,應該可以和各大車廠並存。只要最後各大車廠能生產出比特斯拉更好的電動車,特斯拉就不需要存在。只要我們能持續生產出更好的電動車,特斯拉就有存在的意義。
不過我內心很期待能和各大車廠在電動車市場競爭。因為這就代表電動車銷量增加,技術也更進步了。
談平價電動車:
攻下高價市場,價格可望砍半
問:Model S要價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一十萬元)以上的高級車。預定二○一七年問市的「Model Ⅲ」,定價卻只有S的一半(編按:約合新台幣一百零五萬元)?
答:Model Ⅲ還要兩年半至三年才能問世。要量產小型且鎖定大眾市場的電動車,就必須要有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在這之前還是會全力貫注在Model S,和明年即將問世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UV)「Model X」上。
對特斯拉而言,Model S和Model X的成功非常重要。若是這兩款車不成功,就沒有開發Model Ⅲ的經費。Model S是高級車,買得起的人是相對富裕的顧客。只要他們購買Model S,就讓特斯拉有可能投入開發大眾市場的經濟型電動車。
問:超級電池工廠打算將電動車電池的成本下砍三成。但光是這樣,Model Ⅲ的定價也不可能降到三萬五千美元?
答:Model Ⅲ的定價預計為Model S的一半。車身也會縮小二○%,成本因此也可望減降二○%。
此外,電池集中在超級電池工廠生產,可產生規模經濟效益,也會推動電池組的技術革新。經過這一連串的措施,也可減降三○%的電池相關成本。
談與鴻海的關係:
會擴大與富士康合作,但不是代工
問:你也表示將擴大和蘋果iPhone代工廠,亦即台灣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公司的合作關係。你是否也考慮委外組裝電動車?
答:我們的確打算擴大和富士康的合作關係。該公司目前已是某些零件的供應商,將來應該會透過該公司取得更多零件。
但是特斯拉並不打算將整車組裝委外。特斯拉並不打算遵循蘋果模式,只專注在商品的企畫、設計,而將生產全部委外。
特斯拉非常重視自己身為製造廠的角色,也將持續革新製造技術。我個人很喜歡製造業,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產業。製造業讓各式各樣的創新成為可能。
問:現在汽車業的焦點都放在氫能上,豐田汽車甚至預定量產以氫氣為燃料的「氫燃料電池車(FCV)」?
答:我不認為FCV是汽車業的正確方向,因為它的燃料電池使用到氫氣。生產氫氣必須將氫氣自水或碳氫化合物中分離出來,而這需要耗費許多能源。此外小分子的氫氣處理難度高,有安全面和生產成本等門檻。
問:自動駕駛技術也很受到青睞。特斯拉的電動車何時會配備自動駕駛技術?
答:我是自動駕駛技術的虔誠信徒。我以前認為市售車輛要能完全自動駕駛,至少要花十年時間,但現在看來只要五到六年即可。雖然開發很花時間,但特斯拉打算花五年左右,讓我們的電動車都能配備完全自動駕駛技術。將來有一天,所有汽車都會配備自動駕駛技術吧。
談太空計畫:
與美太空總署攜手後,將和日本合作
問:除了特斯拉外,你同時也兼任太空運輸企業「SpaceX」的執行長,因為取得美國太空總署(NASA)訂單,以及成功發射商業用人工衛星等而一夕成名,但一路走來是否也有不少挫折?
答:當初為開發太空火箭,SpaceX公司真的吃盡苦頭。雖然我們的資金足以承受三次失敗,但沒想到還真的失敗了三次。在資金已快見底的時候,挑戰第四次發射,還好終於成功。如果第四次發射也失敗,SpaceX公司應該已經破產倒閉了吧。
問:對於因失敗連連而灰心喪志的員工,你怎麼鼓舞他們呢?
答:我對幹部和員工都這麼說:「不論是現在或是未來,我都不會放棄。只要我還活著,還有一口氣,我就會繼續拚下去。」我還變賣了所有的個人資產投入公司,自己身無分文。
問:一家新的新創事業,為何能拿下NASA的大單呢?
答:SpaceX是將民間力量活用在宇宙開發的最佳範本。政府在這個產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向歷經商業競爭的民間企業採購也很重要。NASA委任SpaceX負責國際太空站的補給運輸,我認為這是非常具成本效益的合作模式。
問:聽說日本太空總署(JAXA)有和你接觸?
答:我也想和JAXA一起工作。我正思考在太空事業上SpaceX能夠協助的著力點。我希望討論後能進一步和JAXA合作。
問:你常被拿來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比較,你自己又怎麼認為呢?
談與賈伯斯的不同:
他追求商品美觀,我是不折不扣工程師
答:賈伯斯真的是一位偉人。他的逝世令人傷心。他創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偉大公司蘋果,也生產出很多讓人愛不釋手的獨創商品。在很多方面他都非常令人尊敬。
但是我和賈伯斯不同。我認為我比他更像是工程師與科學家。他擅長追求商品美觀和流暢的使用者介面,但我則是不折不扣的工程師。
問:除了特斯拉和SpaceX之外,你也身兼太陽能發電公司負責人。已經夠忙了,為什麼還要同時參與三家公司的營運?
答:特斯拉和太陽城公司(SolarCity)都是「永續能源」相關公司,可望實現永續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兩家公司就像是銅板的正反兩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想透過SpaceX,來探索人類是否有在其他行星生存的可能性。我希望趁著人類文明和技術都處於高峰時,進行宇宙探險,在火星建設永久基地。
我並不是悲觀主義者,也不喜歡末日論。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技術就像海浪,有時前進,有時後退。歷史上很多文明都在極盛之後消失。我當然希望未來不會重蹈覆轍,但我也認為在技術後退發生前,先在火星建立基地是很重要的。
談創業艱辛:
窮到去YMCA洗澡,但很快樂
問:你是電影《鋼鐵人》主角的原型,有完美的超人形象。不過創業要成功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聽說你本人也經歷過貧窮的洗禮?
答:我以前真的很窮。學生時期和弟弟創立第一家公司時,真的是身無分文。學費也是貸款來的,應該說是一身是債。當時租辦公室比租房子便宜,所以我們租了一個小辦公室來起居,洗澡則走到幾公尺外的「YMCA」。
雖然過的是窮日子,但我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我雖然窮,卻並非不幸。一九九九年我和兩位朋友分租一間公寓,因為人多可以分攤租金和水電費。窮得很快樂的經驗,讓我不怕承擔風險。
問:特斯拉和SpaceX一開始都是失敗連連。什麼樣的考量和態度讓你成功突破逆境呢?
答:在看不到出口的漫長黑暗隧道中,絕望感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奮鬥動機。如果你的公司有很多負債,那也可以讓你充滿幹勁。
對我來說,讓電動車更普及,比公司成長重要。因這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股價一點都不重要。「我們做的是貢獻全人類的事」,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的座右銘。
(Nikkei Business (c) 2014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
從我的 iPad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