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商周大膽預測Zinio Reader: 未來5年,只看美國!


psc.102@uni-psg.com 歡迎光臨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Zinio,期待與您分享佳作!

革命性的閱讀體驗。
盡享數位體驗: www.zinio.com

未來5年,只看美國!



美元大漲、油價大跌、歐日經濟不振,

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恐慌。

縱使近期美股暴漲暴跌,

但頁岩革命,帶動製造業回流,

搭配上獨一無二的創新力,

美國獨強時代已經正式來臨!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你,該如何因應?

現象一:美國大復甦》

別懷疑,美國開始走向長期復甦,全世界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美國經濟長期前景良好,因為美國擁有無所不在、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新活動。」

新興市場再見,美國經濟將領先歐洲、日本、中國脫穎而出,進入獨強時代,你準備好你的態度跟策略了嗎?

關心全球金融市場脈動的你,最近可能很難睡得安穩,黑色十月讓大家心驚膽戰。

今年以來一路氣勢如虹的美國股市,在道瓊指數創歷史新高後,最近出現連續四週接近千點的拉回,明明睡前美股還大漲,沒想到半夜醒來上洗手間,順便看一下手機,結果大漲兩百點變成大跌兩百點,你可能因為美股的暴漲暴跌一夜難眠。

同時間美元指數出現連續十一週大漲,還創下一九七○年代以來最長漲勢,一向高不可攀的原油價格瞬間大幅滑落,創下四年來新低,甚至一度跌破每桶八十美元。

各方傳來的訊息混亂,讓人摸不著邊,你心中有很多疑問:美股暴漲暴跌、美元大漲、油價大跌,股市、匯市、商品市場大動盪的背後,難道是美股多頭的盛宴結束了?還是美國的復甦是假復甦嗎?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在美國結束量化寬鬆(QE),即將升息的當口,正面臨轉折點,但我們發現有五大現象正在蔓延,這些都象徵著美國經濟獨強的時代即將來臨:

不要懷疑,美國開始走向長期復甦,全世界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二、不要心急,這次多頭會走得很慢;三、不要難過,低通膨、低物價時代來臨,你不會有加薪機會;四、不要猶豫,跟著美國賺,其餘免談;五、不要分散,錢要集中壓在少數市場,避開新興國家地雷區。

美股大跌,大戶仍等著低接!

中、日、歐都在調整,美國獨裁式復甦

一位關心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超過二十年的操盤手描述,「現在沒有人在問怎麼買大宗物資商品、黃金或是新興市場的基金,國際上的錢都轉到美元去了,這樣不僅安全,大戶們也等著比如蘋果(Apple)、特斯拉(Tesla)、Google等好股票跌下來要進去承接。」

明明美股最近就是大跌,為什麼大戶還是看好美國,難道大戶錢比較多,所以膽子比較大?

答案是,大戶們操作比你我更加小心翼翼,他們是從金融市場最重要的信心面及資金面指標、數據進一步分析,判斷美股和美國經濟不會受到這次股市回檔影響,才敢在這時候持續看好美國經濟。

以信心面來說,「VIX指數」是恐慌程度指標,指數越高,表示投資人對後續經濟越悲觀,在二○○八年金融海嘯的時候,VIX最高達到八十九,歐債危機最高四十八,截至十月十七日,VIX為二十一‧九九,這代表整體市場投資氣氛並不悲觀。

就資金面來看,美元持續走強,匯市持穩,代表全世界的資金持續往美元靠攏。如果你還是擔心,那可以看看以下五大指標。

從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創兩年半新高、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擴張、石油貿易赤字降至二○○四年七月來最低、失業率降至金融海嘯前六%以下、消費信心指數上升至逾七年高點來看,五大指標數字亮眼,確定美國不會出現二次衰退,股市的回檔僅是漲多之後的拉回整理。

現象二:大慢牛龜速前進》

別心急,多頭會走得非常慢,需要點耐心

「在遲緩的經濟成長環境下,消費及家庭收入成長較以往低,股票或高收益債券等風險資產報酬率會反映此疲弱態勢,預期報酬率將由8%到10%降至4%到6%。」

「金融市場一向都是這樣子,一下子充滿喜悅,大家一窩蜂,一下子又很悲觀,充滿了恐懼,」在金融市場超過二十年,親身經歷一九九○年代,美國科技股十年大多頭的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說。

他觀察到,十月中旬以來美國公布的數據都不是很正面,市場又在猜聯準會(Fed)可能會延後升息,導致短線股市暴漲暴跌。但以中長線的角度來看,他自信的說,「美國會繼續穩健但是溫和成長,其他的地方就相當慢,但是全世界大風險是沒有的。」

「美國接下來的復甦是穩的,但,是緩慢的,不會像是九○年代那樣火箭似的衝上去,」丁予嘉說。換句話說,這次的多頭是一條大慢牛,你要有耐心,也不要太心急,因為這次多頭會走得非常慢。

現象三:加薪,免談!》

你不會有加薪的機會,因為低通膨、低物價時代來臨

「超低通膨的預期心理,將影響全球經濟,同時也會降低民生消費及商務採購。」

雖然美國還是緩慢復甦,但是全球資金卻一窩蜂的湧向美元。過去十年來,美元指數有三次升幅超過六%,一次是二○○八年金融海嘯,二○一○年歐債危機期間則是第二次,現在則是第三次。

前兩次都是國際間面臨重大金融事件,美元變成全球資金避風港而獨強,但這次美元走勢強勁背後關鍵的因素在於聯準會即將在明年第二季升息。美國率先邁向升息之路,當中透露的是「創新力」讓美國國力再度強大,「當其他國家都還在調整,美元升值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丁予嘉觀察。

也就是說,並不是美國太強大,而是歐洲、日本還在寬鬆貨幣,用強心針刺激經濟,而中國也進入一個經濟趨緩的調整期。依照美國二○○八年開始貨幣寬鬆的經驗,最起碼要五年時間才有辦法扭轉經濟進入正向軌道,這也意味著在二○一九年之前,在各大經濟體都欲振乏力之下,美國「獨裁式」復甦已經正式確立。

這次美國的復甦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投入創新資金,創十四年新高!

政府立法注資,發展機器人、3D列印

金融海嘯以來,為了重振美國經濟,美國政府在二○○九年先推出《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ARRA),將汽車、能源、生技、醫療列為未來二十年重點產業。

接著在二○一一年,歐巴馬更推動「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計畫」(AMP),預計四年內投入五億到十億美元,研究開發創新的節能製造技術、發展下世代機器人以及3D列印技術先進材料的生產流程革新,近年來美國政府及民間投入先進技術的研發金額持續增加,特別是今年整體投資金額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六百億元),創二○○○年以來新高。

頁岩革命成功,發電成本少一半!

「美國製造」成本大降,台塑也排隊分杯羹

除了創新力量帶動,頁岩革命、自動化技術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也讓美國在製造業上更具有競爭力。工研院IEK預估,美國自動化技術每年可取代五%人力需求,頁岩氣提供每年五%電力成本下降,但中國每年薪資仍上漲七‧八%,拉近與美國距離,未來中國製造服務優勢將逐漸被美國追上。

另外,美國頁岩革命帶動能源供需逆轉,讓美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國與國之間的角力再勝一籌,從此不用再看中東油國的臉色。便宜的能源,也讓美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大幅提升,製造業回流美國正在發酵當中。

目前這個變革才剛剛開始,已經看到未來會產生巨大轉變的端倪,「以最新iPhone 6的生產成本來看,在美國生產與在中國生產,兩地的製造成本已經相差不到新台幣兩百塊,」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主任蘇孟宗說。

「現在美國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僅是過去的一半,便宜的電價吸引全世界很多大公司,例如荷蘭殼牌、英國石油現在都拚命申請要到美國投資,二十多家去申請,美國只同意九家,台塑就是第九家,」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說。

落地美國設廠,創造就業機會!

活絡消費市場,景氣邁入正向循環

頁岩氣讓美國能源價格大幅下降,便宜的電已經讓全世界重工業(石油、化工)大廠爭先恐後想到美國設廠。除了重工業,玩具、家具業者也相繼回到美國設廠,福特汽車、勞斯萊斯、奇異電器、英特爾也重新投資設廠,甚至蘋果的iMAC目前也已全數回到美國生產製造。

另外,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也預估,包括電腦及電子產品、家電設備、機械、家具、金屬製品、塑料及橡膠、貨物運輸等七項產業鄰近Tipping point(臨界點),未來生產基地可能回流美國。有工作就意味著有錢可以消費,而就業市場改善,意味著美國將可以主導國內消費市場維持榮景,進入到一個正向循環。

新自動化概念,改變世界版圖!

免開模、組裝,3D列印顛覆傳統分工

為了要吸引美國甚至全球製造業去美國設廠,在自動化的概念上和以往已經大不同。

過去的製造生產是以分工為主,以一個熱水杯來說,可能蓋子、握把、瓶身開三個模具由A、B、C三家不同的業者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國家生產,零件生產完,再全部運送到D組裝出貨。

「未來3D列印的時代就不需要這樣,」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說。他表示,未來只要一台3D列印機、原料以及參數,就可以做出一個熱水杯,這樣省去開模、運送、組裝、運送到消費者手上等繁瑣的供應鏈模式,拉近製造端跟使用者端。

劉孟俊認為,製造業回流、3D列印將對全球貿易供應鏈及價值鏈投下重大影響,尤其3D列印用堆疊就可製造出玩具、汽車、飛機等許多產品,可以做的事情讓你無法想像。

電動車的技術也是每隔幾個月就有重大的突破,而電動車之後的電動無人駕駛車,更是創新的具體突破。

今年五月,網路巨擘Google研發四年的首款無人駕駛原型車終於亮相。這輛車僅僅只有兩個按鈕,沒有方向盤、煞車、油門、排檔桿等。未來將可用手機App設定路線,並與頂部的雷射感應器、前方的雷達搭配,偵測周遭環境,讓行車不再有盲點。可以說除了四個輪子,整部車子的設計完全顛覆你對汽車的想像。

現象四:雞蛋放同一籃子裡》

別分散,錢要集中壓在少數市場,避開新興國家地雷區

「全球QE政策開始改變,資金流向逆轉,新興國家成長下滑、利率上升,商品週期又不配合,這個去槓桿過程凶多吉少。」

美國蝴蝶效應,台灣千里之外受惠!

跟上美國一手主導的新產業,接單接到手軟

美國這次復甦在創新上的突破,將會是再一次的工業革命,而美國劇烈的創新動力,已經刺激台灣新一波明星企業崛起。

春江水暖鴨先知,位於台中大雅區科雅路上有家汽車零組件廠,最可以感受到美國經濟復甦。

最近常常在天黑之後,台中中科園區有家工廠仍燈火通明,工廠裡黃色的機器人手臂及員工們忙個不停,他們絲毫都不敢懈怠,因為他們手上趕著客戶需要的關鍵汽車零件。這家公司就是當前最紅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減速箱齒輪組件獨家供應商和大工業。今年第三季,和大合併營收創單季歷史新高,八成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和大,在金融海嘯可是跌了一跤,二○○九年每股大虧六‧九七元,股價從五十多元跌到剩下七‧七一元的個位數。

如今和大不僅業績創下歷史新高,目前手上訂單接滿,接到一年以後,除了平日三班制,就連假日都要三班制加班、輪班才能趕出客戶要的訂單。

坐落在中台灣的和大,其實就是美國經濟復甦的縮影。

回想起金融海嘯的慘況,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仍餘悸猶存。「那時候白天到公司,會議上安撫員工的情緒,鼓勵大家共體時艱,但會議完後我真的就是整個人攤在椅子上,因為明天的訂單真的不知道在哪裡,」沈國榮回憶。

現在和大熬過金融海嘯大洗禮,公司也乘機重新調整體質,加上在金融海嘯時,有多家國外體質較差的汽車零組件廠商遭淘汰出局,和大現在的接單已經遠超過金融海嘯前,今年光是台灣的營收將達到四十三億元,比金融海嘯前最高的二十三億元,大幅成長八七%,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中部的和大,位於雲林斗六的汽車零組件巧新,也是金融海嘯後逆轉勝的台灣企業。

金融海嘯的時候,巧新因為客戶福特汽車出現危機,股價一度跌到三元,公司還進行減資,如今福特出現轉機,歐美高級跑車寶馬(BMW)也紛紛採用巧新生產的鍛造鋁合金輪圈,巧新股價今年最高衝破一百元,五年半來大漲超過三十倍。

身為蘋果供應鏈的台積電、大立光,因為iPhone 6銷售大好,業績頻創新高,台達電更是因為iPhone 6及機器人兩大動力雙重加持,第三季單季營收也創下歷史新高。這些大廠營收成長的動力都是來自美國,背後意味著無論在當紅的智慧型手機、機器人、電動車,以及即將崛起的物聯網,幾乎都由美國一手主導創新的模式。

蘇孟宗認為,汽車、電動車是龐大的產業,當美國積極的發展電動車的趨勢已經相當明確,相關的零組件的商機,都會是台灣很好的機會。

一些國內科技業負責人也都看到美國機會。「美國經濟好,台灣當然會好,」宏碁創辦人、智融董事長施振榮說。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說,美國經濟好轉,美國的購買力會增加,台灣就會間接受惠,因為台灣在蘋果供應鏈裡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說,美國的整個力量絕對不只來自於新能源改革,美國創意、創新、能力都是世界第一的。

由於美國這次復甦的內涵大不同,台灣產業受惠的程度也不一樣。過去美國經濟與台灣電子業的連動性很高,但這一波因為中國也跨入了電子業供應鏈的製造端,所以丁予嘉認為並不會像過去所有的電子業都雞犬升天。「僅有具國際級競爭力的台積電、大立光、鴻海、聯發科、台達電、研華等這些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企業,是可以受惠的。」

美國製造自己來,台廠準備赴美!

世界製造業重新洗牌,台灣代工接招了

而另一個威脅是,美國製造業勢力的崛起,也將會展開吸金大法,把全球製造業吸到美國國內,做為美國重要供應鏈的台灣,自然首當其衝。「我們前幾大客戶BWA、通用、特斯拉、福特都要求我們到美國設廠,外包廠商回流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沈國榮說。當美國製造越來越可能也可行,和大已經準備將跟客戶到美國設廠。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美國能源供需發生了結構性的扭轉,除了國際戰略上強弱易位,金融局勢也投下變化球。

能源從進口到出口,長期有助於貿易、財政赤字縮小,美國國力變強,必定會反映在美元資產上,美元資產有一定的優勢,接下來你的投資布局勢必將出現位移,你可以不要再猶豫,因為要「跟著美國賺,其餘免談」。

對於台灣來說,過去,只要美國經濟成長,台灣跟在旁邊就有委外代工可以做,現在美國製造要準備自己來,甚至想要打破三十多年來,全球化產業分工的生產價值鏈模式,這對台灣或是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你準備好接這個變化球了嗎?

【延伸閱讀】5大理由,美股還能再走5年大多頭

■1.經濟成長率持續領先

據IMF預估,直到2019年,美國都將領先歐洲、日本和其他OECD成員國

■2.創投資金湧進

政府+民間總投資金額

創10年來新高,美國未來發展看好

■3.產油量世界第一

2014年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將於今年第4季成為世界最大原油產國

■4.3D列印大躍進

是加速美國製造業回流的關鍵技術,據波士頓顧問集團評估,

至2020年,美國年出口金額至少可因3D列印增加200億美元

■5.智慧基地大本營

據《MIT Technology Review》發表2014年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前10名中,

美國公司過半,多集中在矽谷

【延伸閱讀】歐巴馬說到做到7張支票都兌現

■1.創造就業

今年9月失業率降至5.9%,是自2008年7月以來失業率首度跌破6%

■2.能源自主

今年8月原油進口量創20年來新低,9月平均單日可產744萬桶頁岩油

■3.發展乾淨能源

2013年插電式電動車全美累計總銷量9萬6千輛,較2012年年增80.9%

■4.美國製造業回流

製造業自2010年以來,創造了64萬6千個就業機會,為1990年以來最大增幅,福特、勞斯萊斯、英特爾等也重新設廠投資

■5.拯救房市

2013年房價年成長率為11.3%,是 2005年來最大漲幅

■6.加薪

今年2月宣布美國最低薪資調升39%,從7.25美元調高至10.10美元

■7.財政改革

稅收增加後,使今年年度預算赤字占GDP比重降至2007年以來最低水準

註:歐巴馬上任時間為2009年1月20日

【延伸閱讀】iPhone 6製造成本,美製、陸製差不到200元——iPhone 6成本圖

計算前提:

■1.提供美國在地iPhone消費市場

■2.僅製造服務(人力、電力、支援)移動至美國進行終端產品組裝生產,零組件材料供應鏈並未移動

■3.本圖以4.7吋iPhone 6 64G版本計算

●零組件材料

美國製造:254.8美元

中國製造:254.8美元

●人力

美國製造:12美元

中國製造:5.2美元

●電力(較便宜)

美國製造:0.8美元

中國製造:5.2美元

●支援

美國製造:1.8美元

中國製造:1.6美元

●運輸(較便宜)

美國製造:0.4美元

中國製造:1.1美元

●總成本

美國製造:269.8美元

中國製造:263.9美元

兩者之間差距僅5.9美元(約合新台幣180元)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整理:張文



從我的 iPad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